本篇文章124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马来西亚巴生5月2日电过去两天,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马来西亚巴生港,登上中国海军航船郑和号进行访问。

张宇,一个6岁的男孩,在祖父母和父母的陪同下从新加坡来到这里。为了早点见到郑和,一家人五天前从新加坡来到大管,并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小旅馆。我今天一大早就在香港外排队了。

2日上午8时30分,“郑和”号正式向公众开放,等待了近3个小时的小张鱼幸运地成为当天第一个登上“郑和”号的游客。登船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挽住张耕·温刚的胳膊,请他一起拍照。小张余的爷爷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二代海外华人移民,祖籍广东汕头。他们早就想参观中国的本土,但他们一直没能做到。得知郑和下西洋停靠在巴松港后,家人两天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他说他这次带家人来是为了让后代知道他们的根在中国。

马来西亚人民积极访问郑和

90岁的华侨王连根在女儿的陪同下从100多公里外来到这里。当他走上郑和的舷梯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据老人的女儿说,20世纪30年代,当时年仅10岁的王留根和父母逃到了马来西亚,因为他无法忍受内战。

到了后甲板,老人盯着士兵们,和他们聊天:几年前,一艘中国军舰也停靠在巴松港。然而,我当时住院了,看不到它。前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中国军舰正在访问。我想这次我还是会过来看看,散散步。

“我能为你做什么,老人?”上午11点40分左右,在“郑和”号上担任长期和长期职务以及船上服务部门服务班长的王朔,发现不远处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一直盯着他看。他疲惫的眼睛充满了期待。他几次走到他面前,然后后退。他主动问。

“我能和你照张相吗?”“当然!”王朔的回答让老人非常高兴。这位81岁的华侨名叫李·是专程从马六甲来的。老人说,因为他不会开车,而且他的孩子也不在家,所以他不得不一大早就出去坐公共汽车。从早上6点到中午11点,他在到达港口前换了5次车。

“我整个下午都没有在主炮前移动,人太多了!”回顾接待来访一天多来的点点滴滴,郑和下西洋副首席航海家任用沙哑的声音充满了自豪。

任告诉记者,当他们刚刚登上考察船时,每个人看到身着军装的官兵时都显得有些拘谨。然而,通过短暂的交流和接触,中国海军官兵良好的素质和周到的服务,使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使来访的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海军官兵的友好和亲和力。

根据巴松港港口管理部门报告的数字,截至2日中午12时,两天内参观该船的人数已超过12000人,是原计划的12倍多。“这些年来,我们收到了来自许多国家的军舰,但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多人前来参观,”港口安全官员瑞吉·马丁(Riigi Martin)表示。

四年前应邀代表中国海军参加巴西海军组织的环球航海训练的年轻军官任说,郑和开放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四年前我独自外出。今天,我们不仅带了100多名男女学员出海,还邀请了外国海军学员一起出海。这不仅仅是数量、时间和观念的变化。这体现了中国海军近年来在亚丁湾参与执行护航和医疗救助任务取得的积极成果,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海军建设发展理念的理解、理解和认可。”(结束)

标题:马来西亚人民积极访问郑和

地址:http://www.nl4h.com/nyfc/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