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04字,读完约12分钟

导读:上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似乎是发展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甚至有些企业把上市当成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上市有什么好处,明白的人都明白,说官方一点是为了融资壮大企业发展规模,担当更大的社会责任,树立品牌形象,直白点说融资就是为了圈钱。当然当企业花大力气终于上市后,大部分企业都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实现创业目标,然而也会有个别企业自掘坟墓,埋葬的却并不是自己。
2021年7月21日,随着上市公司富控(600634.SH)发布退市公告,沉浸其中的部分股民纷纷奔走相告,试图挽回残余的损失。一时间ST富控、ST尤夫等一些关联公司和关联人物,渐渐浮出水面,股民也被所投企业错综复杂的关系搞晕了。

那么操盘这个“蜘蛛网”,手握ST富控、宏达矿业、尤夫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大鳄”颜静刚何许人也,为何遭到股民“全网通缉”?
一、《民法典》相关条例适用于上市公司的系列财务造假违法行为吗?

从中国证监会官网获知:2021年1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对颜静刚以及其所实际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和相关人员,进行了警告,罚款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等处罚。
处罚的原因是因为“颜静刚作为实际控制人,同时在其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组织、策划、领导并实施上述行为(违法事项包括虚增利润、未披露关联交易和未披露及未及时披露对外担保三方面内容,对于虚增利润部分,2013年,中技桩业借壳上市,颜静刚作为实际控制人对中技桩业2013年、2014年、2015年净利润进行了承诺,此后,中技桩业实施了造假行为,颜静刚作为造假主体中技桩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上述造假行为。对于未披露关联交易和未披露及未及时披露对外担保行为),颜静刚刻意隐瞒关联方,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银行存款由中技集团统一支配,具体包括以上市公司名义贷款,相关款项转至颜静刚指定账户,为颜静刚等关联方提供担保,三家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交叉关联,且三家上市公司均未披露,其行为已经构成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从事案涉违法行为的情形。”


从以上处罚行文中不难看出,颜静刚以及实际操控的公司存在组织、策划、领导并实施了违规担保、隐瞒关联交易、或有负债等3家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造假违法行为,当事人受到的是警告,六十万的罚款,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2013年底,“中技系”掌门人颜静刚以中技桩业借壳ST澄海,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随后将其更名为中技控股(后又更名为富控互动),通过不断并购,最终将公司主营业务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转向游戏开发及应用公司。
频繁的资本运作一度让公司股价大涨。“中技系”曾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将公司股价从7.09元/股推高至38.94元/股,涨幅近4.5倍,市值最高超过223亿元,如今仅剩下4.7亿元,也就是说蒸发了足足200多亿元。

2021年3月10日起,为了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规定,对于捏造事实行为,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即提起民事诉讼、宣告失踪、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申请支付令、申请公示催告、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债权、申报债权的、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在民事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其他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虚构民事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的。
2018年证监会就已经对颜静刚以及实际操控的公司立案调查了,那么股民200亿的损失应该适用于哪条立案标准呢?多日不见的实控人是否继续在有关部门接受立案调查中呢?如果他此刻在国内接受立案调查中,那么尚属可理解范围,倘若他此刻像网上传闻一样拿着上市公司带来的红利在国外逍遥,那就很难理解了。一个给国家和社会、民众造成那么多损失的人,仅仅被警告了、处罚了几十万、终身禁止入市就可以躺平了,如此低的犯错成本,会不会带来负面的带头示范作用呢?如此一来,置法律法规于何种境地?让规规矩矩的上市公司情何以堪呢?
二、铁打的600634,流水的大股东,谁在织网,谁同意布局?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96号中有个关于变更的文字很有意思,上海宏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上海智汇未来医疗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一个矿业公司变更为一个医疗服务公司,内行人不知道怎么看,在外行人看来矿业和医疗服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这点从报考的大学专业上就有明显区别。这样的变更任谁想都不可思议,一堆学地矿的突然从医,只听过鲁迅弃医从文,没听说哪个文人弃文从医,医学涉及到人命关天的问题,非专业人士勿入,除非公司本质上根本就不是从事矿业和医疗服务的,而是通过这样的公司名称来混淆一些视听。
再来回看天眼查上面这三家上市公司所关联的企业和股权,可以说没几个人能看懂这其中的复杂关系和业务关联,就算是税务、银行这样的金融专业人士也未必能从复杂的关联网中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要织这么复杂的一个网,真有那么多业务需要协同完成?还是这些网都有共同的“使命”,这个别人不得而知,恐怕只有实控人比较清楚吧!非上市公司织织网,也就罢了,毕竟那是人自己家里的事。但作为上市公司要履行定期披露的义务,那这么复杂的网,难道没有监管部门对此提出异议吗?
捋一下颜静刚实控的公司。
颜静刚在2005年11月成立上海中技桩业,主要从事集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自称国内最大的空心方桩制造商。2013年,借壳“600634”,颜静刚旗下资产第一次登陆资本市场。600634上市27年来,公司实控人5次易主,作为“壳”资源被卖过3次。频繁的资本运作一度让中技公司股价大涨,第一次尝到资本甜头后的颜静刚再也没有回到实业的道路。
颜静刚的第二个“猎物”是一家生产铁精粉、铜精粉的宏达矿业。2015年,宏达矿业已经连续亏损3年,梁秀红(颜静刚妻子)出资约8亿元获得15%股份,从而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之后梁秀红又将股权转让给了颜静刚控制下的上海晶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颜静刚手中,宏达矿业无任何作为。一年之后,中技

集团将所持上海晶茨100%股权转让出去。
颜静刚拿到第三家上市公司尤夫股份的手段更为隐蔽。经过3次倒手(具体脉络看下表)。简单来说就是:尤夫股份被原实控人茅惠新卖给蒋勇,后变更为黄伟(曾任中技股份曾经的供应商公司股东),吕彬(曾任嘉兴中正桩业总经理属于中技股份关联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后由翁中华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曾任中技股份子公司-湖北中技桩业总经理)。至此颜静刚耗资26.81亿元从自己的供应商和自己人手上拿到上市公司控制权。


ST尤夫是一家主要经营纺织用品涤纶工业长丝的的企业。2014年11月,原实控人茅惠新做了一笔定向增发募资,用于中高端广告灯箱项目和天花膜项目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7家知名金融机构和一个个人。然而在2015年7月募资完成以后,公司迅速停牌准备重组了,募集资金尚未使用。
2016年4月易主蒋勇后,尤夫股份的天花膜项目开始正式投建。然而此后6年内,耗资2个亿的天花膜项目只建成了一个厂房,生产线都没有配齐,更别提量产了。

2019年底ST尤夫高溢价收购的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又被起诉涉案几宗借贷纠纷,涉及诉讼、仲裁案件共55起,涉及金额合计307,407.09万元。这么多笔借贷,ST尤夫并未公告,作为上市公司不公告难道是因为不知道?如果不知道,借款合同上怎么盖的章,难道公章是被人偷偷拿走了吗,如果是被偷了或者是被人恶意使用,ST尤夫为什么不报警?ST尤夫到底还有多少隐形债务,冰山下面还隐藏着多少民间借贷,不得而知。
而以富控互动为第一借款人的借贷纠纷也多达20多起。富控互动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涉及诉讼事项共计60笔,涉及金额约81.20亿元:其中表内借款及合规担保共18笔,涉及金额约37.41亿元;涉及或有借款、或有担保共计42笔,涉及金额约41.51亿元。”据2020年年报显示,富控互动身上背负着63.45亿的债务,公司已经完全资不抵债,净资产为-44亿元。上交所已于2021年7月21日对公司股票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至此富控互动在资本市场谢幕。
然而,2023年关于富控互动的戏码突然出现反转。

本来富控互动因为信息披露违法而面临股民索赔。
2023年,富控互动一再发布《关于进入破产重整的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更值得关注的是富控互动拟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增发股票,也就是说重组企业将有可能按照债务金额1%的出资额来收购富控互动,而极有可能出资收购富控互动的可能会是上海高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湘投资的法人代表恰好叫做陈继,而曾任富控互动副董事长的高层里也曾经有一位叫做陈继,同时陈继也是一家叫做中科云网的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这一系列操作不是很巧吗?
一家退市公司尚有大量债务,此刻如果有人上演“英雄救美”,那是一场值得称道的好戏,但是陈继和中科云网本身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一个负载累累的“苦主”。【近五年来,中科云网在2019年、2020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陷入亏损。中科云网7月14日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净亏损8000万元-1亿元。】

而且最近中科云网还办了一件打脸的事,因股民不满意中科云网的市场低迷在股吧里发了点牢骚,股民和股吧居然还被中科云网起诉了,这一系列“骚”操作给股民整不会了。还好,法院公平执法并没有支持中科云网的“无理取闹”,这场戏码也就很快落幕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但不管是什么戏码,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自己的那啥还擦不干净,哪里还有资格收购别的公司。对于损失了200亿的债权人来说,这样的重组还不如直接破产来得痛快。本来债权人就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违法行为已经造成损失,但还能按照破产流程得到一点点赔付,但倘若按照债权的1%进行重组,这不更是雪上加霜吗?
目前富控互动公司已被法院裁定进入重整,但破产重整方案是否能被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或是否能被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或是否能在法定期限内完成重整,将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标题:中技系三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财务造假被罚后遁形 中科云网实控人欲对其破产重整是否另有隐情
地址:http://www.nl4h.com/nyjj/28042.html
免责声明:南洋商报中文版报道马来西亚最实事资讯,本篇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南洋商报中文版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