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7字,读完约4分钟

胡家园

中国新旧经济的博弈已经到了紧要关头。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快“僵尸”企业的退出,必须在培育新动能的同时,推进传统动能的转化,不能力不从心。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李克强9月中旬在一次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关于“僵尸”企业的第一句话,就会发现同样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样的方式是促进并购。最新的提法有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加大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尊重市场规则”。

该怎样处置“僵尸”企业

适者生存是一条重要的市场法则。“僵尸”企业的存在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律,但在某些力量的控制下,它会形成一个奇怪的自我循环圈。原则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但企业不能通过减产、停产、转产进行自发调整,因为短期和长期负债过高。一旦他们回心转意,最初的投资将冲击水漂,这将很快导致银行贷款敦促。经营和资产状况令人担忧,甚至收入超出限额,资产资不抵债。然而,企业不能靠出售资产、裁员增效、兼并重组获得新生,因为有些资产不能转移,有些人不能开车,有些企业不能转移到其他地方。最终结果是,金融体系继续输血,地方政府给予补贴,而“僵尸”企业僵硬但没有死亡,这类似于市场经济中的一群幽灵。

该怎样处置“僵尸”企业

这种情况不是特例,而是中国经济冰山下的巨大现实。据浙江省统计,近三年来“僵尸企业”多达1542家,占地25700亩,形成了近1000亿的银行不良资产。根据一位经济学家设定的量化指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连续三年每股收益为负的企业可以称为“僵尸企业”,沪深两市这类企业的数量可以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0%。从行业分布来看,钢铁、石化、机械、水泥、煤炭、纺织等产能过剩行业“培育”了一大批“僵尸企业”。,而地方国有企业占了大部分。

该怎样处置“僵尸”企业

为什么“僵尸”企业在中国长期存在?首先,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过度保护,其动机在于对政治成就的要求和对社会稳定的考虑。由于中国的大型中央企业垄断了能源、金融、电信和高质量资源产品的供应,大多数地方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的生存仅限于公用事业和广泛的竞争领域。这些油田要么无利可图,要么已成为红海。然而,为了刺激地方经济,地方政府仍然通过税收激励、土地出让、财政支持等方式鼓励投资。然而,一旦经济衰退超出想象,地方政府就不允许它们跨地区合并或关闭。被兼并意味着失去对这些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控制,随之而来的是税收来源的损失和政治成就的消失;破产意味着政府需要处理大量的失业和救济工作,并面临稳定的潜在威胁。

该怎样处置“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很受欢迎,金融体系扭曲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这种扭曲也反映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上。大多数国有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存贷利差,而不是金融服务,它们的风险识别能力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某种程度上,除了与国家信贷嫁接的中央企业之外,与地方政府信贷捆绑在一起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是最可靠的服务对象,而中小企业通常被认为风险太大。这种简单的思维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金融资源不是按照真正的市场逻辑来分配的。一旦它们与产能过剩的地区不匹配,它们将很快被锁定,它们只能继续“输血”,希望短期内不会暴露风险。在资本市场上,由于新股发行制度的审慎性,上市公司名称的“僵尸”企业尽管没有复苏的希望,但仍被视为稀缺的“空壳”资源而受到追捧。各种各样的并购改变了汤而没有改变药,退市是看不到的。

该怎样处置“僵尸”企业

这些都是不尊重市场规则的结果。其背后的根源在于国有企业的历史存在、政府干预的时间过长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处置“僵尸企业”实际上是国有企业从另一扇门突围的改革。与其他门不同,这是一条自下而上的市场化道路,市场将优胜劣汰;然而,在过去,推动国有企业的整合和兼并重组的困难是由于行政命令的特点,地方政府有权决定谁与谁合并,其基础往往不是市场竞争力。其次,应对“僵尸企业”,必须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分权和政企分开。地方政府需要扮演的角色不是地方企业的指挥棒,而是人民的网络,不是传统动能的维护者,而是新动能的培育者,它们需要在经济转型和转型中发挥适当的导向作用。最后,金融体系需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增强银行识别、判断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借助退市机制引导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中国经济就不会因停滞而脱轨,也不会因束缚而停滞。

标题:该怎样处置“僵尸”企业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