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2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阜阳12月13日电(周瑞、黄桥)农民引进种植和加工新品种,在连片温室中实施机械化作业和智能控制,每年可赚取数百万美元...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很难将这样的场景与传统农业联系起来。事实上,今天,这已经成为富阳这个传统农业城市许多大种植户的真实写照,“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被泥土覆盖的形象。//

被誉为“十亿江淮粮仓”的阜阳市近年来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转型、合作”的八字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数据显示,阜阳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460万亩,流转率为53.5%;有7,68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2,700个注册家庭农场;随着特色农业在全市的快速发展,已培育出116个特色专业村,其中20个1亿元的专业村。

阜阳助力农民“创客”  借互联网+促农业转型

“阜阳最大的特点是‘人’和‘农’。阜阳人不能忘记‘这’,而‘这’就是农业和农村的农民。”富阳市委书记于勇说:“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从‘100亿江淮粮仓’到‘1000亿江淮厨房’的转变。”

返乡农民创业带动留守村民就业

36岁的梁耀是陈余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近3万名返乡创业的富阳农民工之一。

像阜阳的其他村庄一样,颍州区马寨镇窑楼村的许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许多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两年前,梁耀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和一些朋友在姚楼村承包了1100亩土地,并开始雇人耕种土地、建造温室、购买种子和播种...短短几个月,他们已经投资了近400万元。

现在,在梁耀经营的土地上,大棚西瓜等经济作物的平均收入达到每亩8000至10000元,裸地种植红薯和青菜的收入约为每亩6000元。

回国前,梁耀在郑州等地做农产品批发生意,积累了客户资源,也为农作物销售奠定了基础。"今年8月以来,该地的马铃薯日产量已达4万斤."梁耀自豪地说。

除了经济效益,梁耀承包的1100亩土地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梁耀说,每三英亩土地需要劳动力全年工作。在农业繁忙的五月和六月,至少有600人在田里工作。

66岁的李现芳是马寨镇窑楼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她的儿子和儿媳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工作。她和妻子在家照顾她的孙子。李先锋去年开始在梁耀的地里干活。除了一些糟糕的日子,他一年大约在地里工作200天。“它们都是普通的农作物。他们每天可以挣40元,每年可以增加8000元的收入。”刚刚从自家菜园回来的李现芳(音译)说,附近村子里的许多中老年人都来地里干活以增加收入。

阜阳助力农民“创客”  借互联网+促农业转型

用金融理念解决农作物储藏问题

前几天,在安徽省太和县袁强镇小南街粮食银行的营业所里,有农民来吃面条和米饭,营业所的负责人刘斌很忙。“在这里保存食物不是白做的。一磅小麦一年有6美分的利息。”刘斌说,农民也可以采取陪同市场的方式来节约粮食,小麦的利润将由公司和农民支付。

在太和县工业园区三台粮库总部,有大型运粮卡车进进出出,场面也很热闹。

三台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月华表示,由于缺乏储粮技术和设施,农民每年的储粮损失在6%至8%之间。粮库为农民提供储藏场所。当农民储存的小麦达到一定数量时,附近的银行网点将安排运输车辆运送农民储存的粮食。称重并登记后,他们会给农民留下一本存折。

朱月华说,银行以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小麦,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损失,另一方面也给了利息,从而增加了农民种粮的收入。“我们建立了一个粮食银行,减少了粮食损失,节省了普通人的储存成本,并把小麦变成了一种流动资源。”

据了解,该行借用了银行的存储和信用功能及相关管理方法,拥有网点、存折和万能存取款功能——一个与银行功能几乎相同的食品银行,这并非三台面粉有限公司的首创..然而,这一创新举措已经显示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潜力:开办不到四年的三台粮库,现已覆盖全县31个乡镇,发展了1万多名储户,储备和储存了约3.5万吨小麦。三台粮食银行网点也延伸到了基层,实现了“全县联网,普遍存兑”,更方便了储户存储和兑换粮食。

阜阳助力农民“创客”  借互联网+促农业转型

面粉公司也从中受益。“我们将农民储存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和面条,供农民交换或投放市场销售,并从消费品中获利。”朱月华表示,作为一家以面粉生产为主的企业,三台面粉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粮食收购。如今,农民在三台粮库储存粮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银行储户也成为了三台面粉公司的潜在消费者。"他们可以用储存的谷物来交换公司生产的面粉."

阜阳助力农民“创客”  借互联网+促农业转型

“互联网+农业”探索转型新路径

近年来,阜阳农业逐步走上了依靠创新技术的轨道。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太和县,就是其中之一。泰和县的创始人陈金亮建立了高标准的现代化蔬菜基地。

2013年,在国外发展了很长时间的陈金亮回到了家乡太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他看到了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的广阔前景。此外,陈金亮决定成立安徽良庄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决心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基地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7000多平方米的自动智能温室和168个太阳能温室,主要种植番茄、茄子、黄瓜等绿色蔬菜。

为了保证大棚蔬菜的安全,安抚消费者,基地在每个大棚安装了远程监控终端,负责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彭博副总经理,负责基地的技术研发。他拿出手机,展示了温室里的实时监控。“我们在每个温室里安装监控设备,以完全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上传的数据监督他们购买的蔬菜和水果。”布隆伯格说。

阜阳助力农民“创客”  借互联网+促农业转型

据彭博社报道,该基地正在建设物联网系统。购买产品后,消费者可以注册一个身份证号码,他们可以看到所有的生产过程,从育苗,下至消除农药,从而实现完全开放。

新理念促进阜阳农业快速发展

阜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有1000万人口,其中70%是农民。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城市,阜阳已有321.5万农民工,3.66万人返乡创业。

“阜阳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促进阜阳发展的最大关键是“本土化”。如果有1000多万富阳人实现了当地就业和创业、当地学校、当地医疗和当地消费,他们将为富阳的未来发展创造巨大的空空间。”于勇在接受采访时说。

“从传统农业的发展和改造到现代农业,我们的经验就是这个‘八字方针’——规模、结构、改造和合作。”于勇表示,下一步,阜阳将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重点,以城镇化为保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支持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努力“争创皖北一流,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实现小康”,使阜阳走在皖北振兴的前沿,成为安徽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标题:阜阳助力农民“创客” 借互联网+促农业转型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