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6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关于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于年底前出台,这将进一步拓宽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流动的渠道。同时,投资项目的网上审批和监管平台也将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垂直对接。

与投资稳定增长密切相关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已成为2015年改革的重点领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许14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部电视会议上明确表示,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仍是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是要开辟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流动的渠道。据统计,湖北、甘肃、青海、贵州、云南等地区近期启动了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建立ppp项目库、探索各领域投融资改革突破的方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筑渠引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关于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可能包括协调ppp相关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加快ppp项目落地,引导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更好地与国家重大项目对接。财政部上周发布的《金融支持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建议大力推进ppp模式。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规模3000亿元,主要用于投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地区交通设施、“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

筑渠引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刘建最近建议,应鼓励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以改善ppp项目的融资困难。他表示,在股权融资方面,产业资本有限,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项目层面是单一的产业资本结构,很难承担大量ppp项目的实施,必须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

此外,投融资体制改革还包括调整金融资金的投资模式,将研究从直接支持项目转向股权投资等更加市场化的支持。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措施,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充分利用铁路发展基金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深化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出台政府投资法规,研究制定政府审批和备案的投资项目管理条例,逐步将投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筑渠引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重组,实现市场化融资,也可纳入《意见》。根据《金融支持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财政部将支持地方融资努力,确保棚改等在建项目的后续融资,保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促进地方实现稳定增长目标。

一些市场人士预计,该意见还可能提到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包括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补充贷款的规模,将发放范围扩大到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并适当增加年度信贷计划。不妨研究和完善R&D费用的核算方法,扩大企业R&D费用的扣除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纬告诉《经济参考报》,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吸引融资的项目应该得到改善,让人们获利。二是加快“金融软设施”的制定,即确保资金安全和形成体系。“从全球来看,中国的金融资源实际上非常丰富。当汽车在那里时,路就在那里。需要解决的是规则体系。”陈经纬认为。

筑渠引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NDRC投融资改革的另一项重大举措是努力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和监管平台的垂直对接。

同时,几个主要部委将努力推进《政府投资条例》和《政府核准和备案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8月18日,发展改革委下发文件,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加强部门协调,加快重点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将《政府投资条例》提交国务院审议的准备工作,争取年底前出台。7月2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开发布了《政府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精简前置审批,优化审批程序,对所有涉及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备案管理。

标题:筑渠引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