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7字,读完约4分钟

尽管上周新三板市场整体流动性显示出复苏迹象,但要完全走出流动性困境还需要时间,任仲要打破僵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引入等级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预计等级制度最有可能成为打破僵局的第一步。对于新三板分层体系的制定,新三板的分层应逐步实施;分层指标的设定应侧重于流动性,并考虑到财务标准;上下分层,建立连续上市标准。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新三板的流动性略有回升

上周,共有60家新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其中包括19家新的造市企业。截至目前,新三板上市公司有3112家,其中协议公司2430家,造市企业682家。

从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新三板上周总成交量为3.36亿股,比上个月增长1.26%;总营业额为21.89亿元,比上个月增长23.80%。其中,上周同意转让股份的总成交额为8.31亿元,比上个月下降16.19%;仅售股13.57亿元,比上个月增长74.94%。在成交量方面,造市股票的周成交量增加了45.26%,而协议股票的周成交量下降了13.60%。就个股涨跌而言,上周新三板成份股中有310只上涨,189只持平,183只下跌。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上周,共有50家企业发布了增资扩股计划,发行量为5.72亿股,预计募集资金87.23亿元,分别比上个月增长9.95%和326.12%。共有9个行业发布了固定收益增长计划,其中行业占28%,信息技术占26%。此外,上周又增加了5起并购案件。

总的来说,虽然新三板的交易上周有所回升,但流动性困境尚未完全解决,任仲的破冰之旅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股票转让系统高层管理人员的公开讲话信息,引入等级制度最有可能是第一次破冰行动。

新三板的分层管理条件已经成熟

实施分级管理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层级管理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融资选择。今后,在推出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等一系列新的融资工具时,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内部市场中加以考虑。其次,分级分类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使不同的投资者选择合适的投资目标,提高市场流动性,规避投资风险。最后,内部层级的细分和互通将为未来的转换系统的实施提供有益的探索。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如果一个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并且企业分化明显,那么层级管理的实施就会随之而来。目前,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已经超过3000家。从3112家上市公司来看,由于这些公司上市时没有财务指标,也不局限于高科技企业,它们在规模到业绩、价值到流动性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以前一个月的数据为例,就营业额和营业额而言,前100家公司约占整个新三板市场的60%。因此,新三板实施层级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在制定新三板的分层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分层应该逐步实施。借鉴纳斯达克的经验,建议将其分为两层,然后过渡到三层或三层以上。第一层主要考虑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的持续扩张,并对不同质地的企业分别进行管理;同时,投资者对信息披露和交易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以吸引优秀企业,增强交易所的竞争力,随之而来的是分层。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其次,建议关注流动性,并考虑财务标准。结合纳斯达克的成功经验和新三板市场的实际情况,新三板市场可以以“财务标准+流动性标准”为分层基础,选择财务质量更好、流动性更好、规模更大的企业形成更高的层次,逐步提供更灵活的交易系统和服务。此外,新三板的第一层标准应增加财务质量指标。但是,对于高层次的指标,财务质量指标的建立需要灵活。财务标准建议关注运营收入等指标,稀释“净利润”等指标,并灵活设置。在流动性标准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参考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初始上市指标,如股东数量和做市商数量。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最后,可以上下分层,并设定连续上市标准。如果上市公司达到更高层次的上市标准,就可以在内部“转移”到更高层次;否则,保持原来的水平。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连续上市标准,将被降级。如果达不到最低上市标准,将从新三板市场退市。

标题: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分层制度破冰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