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4字,读完约5分钟

熊丙奇

[对于我国高考录取,目前有两种选择,或者坚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这就要求高校严格遵循备案和录取的规则;要么改革高考录取制度,赋予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让高校自主招生摆脱目前无法自主招生的尴尬]

今年的高考招生,争吵不休,先是北大和清华在微博上争夺高分学生,接着又打破了复旦未能兑现“签合同确认”的录取承诺,这让考生错过了最喜欢的学校。后来,清华大学和江西教育考试学院因为录取分数线而“互相挤压”。公众对这些争吵感到困惑。为什么现在会有这样的问题?

笔者认为,今年的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噪音,都是因为非法宣传和招生的大学在集中招生阶段。对于我国高考录取,目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坚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要求高校严格遵循备案和录取规则;要么改革高考录取制度,赋予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让高校摆脱目前不能自主招生的尴尬。高校集中招生和独立招生是不可调和的。标准化的集中录取制度加剧了高考录取的矛盾。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独立的高校行为都带有“造假”的色彩,这在本质上是违法的。如果教育部门忽视这些违规行为,将会扰乱高考秩序。

名校招生忽悠为何大行其道

在高校自主招生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录取分数,但在集中录取制度下,任何学校都不能对学生做出录取承诺,因为学校无权决定自己的投资额度——学校的投资额度由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校的招生计划决定。近年来,为了招收高分学生,北京大学和清华这样的名校知道他们不能确定投资额度,但他们必须对考生“承诺”。这种承诺可以分为三类。一个是完全无效的承诺,比如作为一名志愿者可以保证入学多少分去学校报到。这种承诺对学生来说是双重的闪光点。首先,如果最终投资额度高于承诺额度,高校根本无法接受。一些高校使用移动指标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教育部对流动指标的使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流动指标的使用往往伴随着招生潜规则),如果投资额度和承诺额度之间的差距太大,第二,在平行志愿者的招标规则中,甲、乙、丙等志愿者都是第一志愿。当学生到达投标线,并在任何一个志愿者位置上为学院和大学投标时,学院和大学将接受学生作为第一批志愿者。考生被要求在A中填写他们的志愿者,这是一个无视规则的傻瓜,旨在攫取高分的学生。清华这次设定的分数线比江西教育考试学院低一分。说白了,这是为了解决“承诺”录取学生的问题,但这是违反备案规则的。在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宣布备案后,清华大学增加了计划,这也是违反规定的。这些计划不能用于特殊人员,但必须在提交前向公众公开,给每个候选人机会。

名校招生忽悠为何大行其道

另一种是没有任何责任的承诺,但它让考生和家长感到“安心”。例如,一些学校承诺达到学校的投资额度并保证入学。根据现行的平行志愿申报和录取规则,在学校申报的学生只要服从专业志愿调整,就可以被学校录取。许多考生和家长对此并不清楚,认为学校做出了很大的承诺。

还有一种推卸责任的承诺。例如,清华大学以685分的成绩“承诺”江西考生,只要录取他的学校退休,清华就会录取他。清华似乎很有责任感,但这完全是一个学生。首先,接收学生的学校,根据招生规定,一旦学生被录取,就不允许退。考生被学校录取,不得要求退场和重新报名;其次,如果学校退出,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可能不会重新备案,如果它备案,这将违反规则。许多网民支持清华的“说法”,但他们根本不知道目前的集中录取制度是一种软硬兼施的录取方式。任何人的录取变化都会导致录取模式的巨大变化。高校招生行为分析不能脱离现有制度。

名校招生忽悠为何大行其道

有趣的是,教育部并没有说清华和江西教育考试学院“互相掐”。根据现行的录取规则,清华是非法的。

虽然学校在集中招生制度中没有自主权,但由于社会上名校的复杂性,名校在招生方面有优惠待遇。这包括:当地教育考试机构为名校提供特殊服务,高考结果一公布,就把高分学生名单给名校。如果没有这样的名单,著名的学校在哪里可以抓住高分学生?这一次,江西教育考试学院对清华的做法非常生气。甚至有报道称,考试机构认为教育部起诉清华,但教育考试机构没有起诉。我担心他们会破坏与名校的关系,影响来年的计划。

名校招生忽悠为何大行其道

自2012年高校被禁止做入学前承诺以来,最近几年没有一所名校认真对待这些承诺。原因有二:第一,惩罚北大和清华很难;第二,从招生的逻辑来看,高校应该有招生自主权,招收优秀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然而,现行的录取制度限制了自主性,使得录取承诺和奖学金成为非法,这也使惩罚陷入了两难境地。

笔者认为,与其在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下苦苦挣扎,给名校“乱来”的特权,让招生混乱继续下去,不如推进高考录取制度改革,打破集中录取制度,赋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有人担心高校自主招生会造成不受分数限制的不公平和腐败。然而,这不是真的。需要注意的是,当清华和教育考试学院互相掐对方的时候,很多网民都支持清华,这表明大家都支持自主招生。在自主招生中,只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政府的监督责任,就能促进高校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公平正义就能得到全面保障。特别是,如果我国能够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允许一个学生同时向几所大学申请,然后在收到许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确认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可以落实学生的选择权,监督大学的招生和评估大学的办学,这样自主招生就可以促进科学的人才选拔,改变大学的办学理念。(作者是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标题:名校招生忽悠为何大行其道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4531.html